您可以输入30

媒体看工行

中国经济网:工行6万亿贷款中超50%投向中小企业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李焱 王慧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两会期间做客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室。杨凯生表示,根据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工行的信贷结构在不断做出调整,未来工行信贷将不断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杨凯生表示,工行并非只青睐大企业、大项目,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工行6万多亿的贷款当中,有超过50%的贷款投向了中小企业。去年,工商银行全年贷款平均增幅是16.9%,对小企业的贷款增幅是45%,高出全行贷款增幅20多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工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投放是大量的。

  在大型央企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对比方面,杨凯生认为,从理论来讲,将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大项目会带来系统性风险,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包括现在种种的监管都规定,给某一个项目,某一个大企业的贷款不能超过银行实收资本的一定百分比,以防止贷款过度集中,带来所谓集中度过高的风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行严格执行监管标准,授信大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并未出现系统性风险。

  杨凯生表示,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每一笔贷款都相应的占用银行资本,算入银行资本充足率,对每笔贷款金额、期限,违约率予以监管,为应对监管理念的调整,工行将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将信贷更多的投向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对于工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杨凯生表示,一旦监管政策有调整,允许商业银行从事IPO业务,工行将择机进入国内IPO市场。(摘自《中国经济网》)


(中国工商银行 201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