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债券

您所在的位置:
熊猫债迎发展良机技术性障碍有待破解
 

  所谓熊猫债券,特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我国熊猫债发行起步于2005年,发债主体主要是一些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全球规模排名第三的债券市场,且属于中国政府市场开放措施的前列,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备受关注。但截至目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外资投资者所占比例不到2%,许多境内投资者迫切希望投资于国际信用工具,以丰富其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今年以来,多只熊猫债券接连发行,发行人从政府部门、海外企业扩容至金融机构。

  “熊猫债不仅是中国境内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务,它还将在中国建立境内债务市场及人民币自由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人民币承受贬值压力、中国储蓄率较高、利率下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伴随着债券市场开放力度加大,熊猫债市场越来越吸引海外发行人,有望迅速成长为巨大的市场,未来熊猫债的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

  亚洲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固定收入部执行董事钱达表示,在熊猫债市场中,发行人的成本低于他们在点心债市场中的成本。对发行人来说,除了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外,还能优化融资成本及结构、实现投资人多样化、增加国内投资者等。报告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深,国际投资者将寻求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同时投资于其早已熟知的企业和实体发行的债券及其他金融工具,以获得保障、减轻信用及其他风险。

  渣打银行环球人民币应用策略主管淩嘉敏认为,成熟的熊猫债市场能够为各方实体提供长期融资和有效募资的平台,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更多不同期限和架构的熊猫债发行也有助于完善收益率曲线。保持地域和行业多样性对于深化和发展熊猫债市尝消除国际发行人和国内投资者之间的隔阂至关重要。

  技术性障碍有待破解

  尽管市场正不断开发、需求旺盛,但熊猫债市场的发展目前仍面临着固有技术性问题的制约。报告指出,目前熊猫债市场的发展面临会计准则和审计要求的差异、中国和国际信用机构评级的不同以及监管障碍等难题。据统计,由于技术性因素,熊猫债市场自2015年起,仅有9个发行人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1只熊猫债。

  以信用评级为例,报告指出,中国评级机构习惯于主要结合国内情况开展分析,但考虑到熊猫债券发行机构的多样性,如何衡量及比较不同运行环境下不同币种的主体偿还人民币债务的能力和意愿,成为主要的问题。同时,如何对接国内信用评级体系与国际标准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虽然熊猫债券为中国评级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中国的评级行业在评级框架、方法和操作方面仍面临着挑战。

  “中国的信用风险市场正处于巨大的转型期,国内债券市场信用级别较为集中的现状可能进一步传导至熊猫债市常”杨蕾表示,如果熊猫债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识别,当对应区域出现系统性风险时,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一定冲击。

  不过,有迹象表明,中国监管机构正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期为发行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今年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允许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境外非央行类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投资,不设额度限制,并简化管理流程。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通知,允许熊猫债发行人将熊猫债募集的资金贷给其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且不再受外债额度限制。杨蕾认为,伴随发行主体多元化、中国债券市躇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境内外机构更好地开拓在岸人民币市场,对熊猫债来说,其未来市场规模将大大增加。

  “业界正与中国监管机构合作,致力于解决那些影响外国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债券的技术性问题。如果国内外的实践趋于一致,中国市场将能吸引更多外国发行人。尽管还须考虑境内因素,但我们还是乐观地认为,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已昕表示。

  在业内看来,一旦有碍熊猫债市场渐进式发展的许多障碍和技术性问题得到清理,熊猫债市场未来将高度发展,迎来与武士债、欧洲美元债及其他欧洲债券市场同样的全盛时期,并承担起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职责。

  钱达表示:“尽管中国的熊猫债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我们发现,境外发行人和境内投资者对其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熊猫债市场也带来巨大的实际效益。例如,在熊猫债市场中,发行人的成本低于他们在点心债市场中的成本,而且在熊猫债市场的帮助下,有意参与知名国际机构债券发行的境内投资者能够避免汇率风险和其他不利因素。虽然我们也在报告中突出熊猫债市场切实面临的挑战和障碍,但我们相信,一旦与发行有关的不确定性成功解决,熊猫债市场高速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