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债券

您所在的位置:
地方债务 局部金融风险的导火线
 

  一般的看法认为,中国的政府债务在可控范围之内,中国的企业债务问题比较严重,中国的家庭债务则很安全。在政府债务方面,有外资估计,包括直接债务和或有负债在内,2014年中国政府债务总计为人民币38.8万亿元,相当于GDP的61%。其中,中央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23%,而地方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38%。值得注意的是,2009-2014年,地方政府债务年复合增长率为27.6%,远超过GDP12.3%的年复合增长率。国家统计局今年7月称,包括中央债务在内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在60%的安全线以内,仍处于可控范围,但最近几年均为偿债高峰,政府加杠杆风险较大。

  中国企业的债务问题比较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规模(剔除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债务)总计人民币77.9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22.3%,仅低于新加坡的201%,但显著高于大部分国家的水平(韩国为105%,日本为101%,美国为67%)。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债务急剧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5%。预计这些债务中的60%左右来自国有企业。

  中国的家庭债务问题不大。法国巴黎银行曾测算,2014年中国家庭债务规模为人民币23.1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6.3%,远低于多数发达经济体。2014年家庭债务与家庭金融资产之比仅为23%,在中国金融总资产中的占比仅为10%。得益于收入快速增长以及较高的储蓄率,中国的家庭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资产,成为中国家庭债务安全的保证。

  不过,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可能被显著低估。目前评价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并不容易,自从国家审计署(不是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截至2013年6月的中国政府债务之后,再也没有权威、系统的地方债务数据更新。据我们了解,有政府部门掌握了地方债务数据,但这些数据作为机密而未能公布。即使在掌握数据的中央部委内部,不同部门也很难掌握数据的全貌。今年6月28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时曾透露:“重点抽查的9个省本级、9个省会城市本级和9个县,2014年底政府负偿还责任债务余额比2013年6月底增加46%”。刘家义表示,“个别地方政府性债务偿债压力较大”。

  从媒体报道和安邦咨询的实地调研来看,地方债务比实际情况要严重。前不久有国内媒体报道,都江堰市的地方债务问题惊人。据称,截止到2014年8月份,不包括BT项目在内,都江堰市的政府负债高达528.62亿。当地官员称,“都江堰全市人口约60万,连刚出生的娃娃在内,人均10万元。”该市八大平台公司的具体债务数字为:新堰公司36.08亿元;兴市公司88.53亿元;农投公司8亿元;国投公司8.3亿元;工投公司69.63亿元;新城公司61.43亿元;城投公司(现改为青投公司)19.95亿元;岷江公司0.37亿元;土储中心175.17亿元;财政29.38亿元;各乡镇9.99亿元;其他债务21.79亿元。面对如此巨额债务,都江堰市的财政能力如何呢?据了解,该市2014年的全口径财政收入为33亿元,财政可支配收入19亿元;然而,2014年该市的政府负债利息高达25亿元!

  类似的高负债、低税收的地方政府在国内并不少见。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就了解到,不少县级政府财政可支配收入只有10多亿元,但政府债务余额动辄都在100亿元以上。从债务变化来看,中国在2008年之后数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政府债务扩张来实现的。这几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真正实现了“动力转换”,只不过是从过去的人口红利、“入世”红利转换到了“债务红利”。

  综上,中国部分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极为严重,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不排除少数地方债务问题恶化诱发局部金融风险,需要引起格外关注。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