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报告
绿色金融相关报告
ESG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行ESG  >  ESG动态
【隐私与数据安全】数字工行 助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字号  

  近日,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文武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介绍了工行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如何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如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如何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数字基建安全保障能力和数字技术创新驱动能力、如何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具体实践。

 

附件:

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张文武:数字工行 助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贾雯静

  ◇运用数据、技术新要素,聚焦政府、企业、个人三端,强化数字化供给和生态化链接能力,打造共赢发展的数字共同体。
  ◇通过工行手机银行完成自助申请、自动审批等全流程,无需办理抵押手续,最快可实现一分钟申请,一分钟放款,已累计为近130万客户授信超1.1万亿元。
  ◇工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掌握更多“撒手锏”技术,提升数字基建安全保障能力和数字技术创新驱动能力,2021年被中国人民银行评选为金融科技发展奖唯一特等奖。
  ◇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世界一流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日交易峰值达8.68亿笔,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吨,2021年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十四五”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工商银行坚持数字化发展之路,已走过以电子化、信息化为特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业务发展的数字化1.0阶段,并开启了以智能化、开放化为特征,利用数字技术引领全面变革的数字化2.0新阶段,目前正加快数字工行建设,为落实《规划》内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文武,详解工商银行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如何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如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如何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数字基建安全保障能力和数字技术创新驱动能力、如何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新型要素促循环
  《瞭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工商银行在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方面,如何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文武:工商银行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用好数据、技术新要素,围绕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积极打造新模式、新生态、新产品,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
  深化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工行主动对标国家所需、积极发挥金融所长,以科技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惠农信贷产品上,为做活农业供应链融资服务,工行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支撑创新“e链快贷”产品,积极与大型食品、养殖类等农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场景对接,利用产业链资金流、物流和贸易流信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降低农业融资门槛。目前,工行已与多家龙头企业合作,将供应链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链条末端,惠及广大农户群体。
  在数字乡村建设上,依托领先的金融生态云技术,搭建了政务、财务、村务、党务、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已与770家区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达成信息化合作,基本满足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需求,让优质金融服务直达农村。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80多个地级市及10.2万余个村集体,成为“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让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数据成为农村的新农资。
  践行普惠金融,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近年来,工行综合运用行内外数据,打造“信用贷款+抵押质押贷款+数字供应链融资”的数字普惠产品体系,推出税务贷、跨境贷等500多个场景的融资产品,努力实现对小微企业更有温度的精准扶持。
  如经营快贷运用“数据+模型”方式实现客户自动准入及主动授信,通过工行手机银行完成自助申请、自动审批等全流程,无需办理抵押手续,最快可实现一分钟申请,一分钟放款,已累计为近130万客户授信超1.1万亿元。
  一系列数字普惠产品的推出,为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疫情期间推出的“用工贷”“抗疫贷”等专属信贷产品,解决了诸多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等方面的问题。2021年工行普惠贷款余额再创新高,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超额完成监管要求。
  《瞭望》:工商银行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张文武:工商银行坚持国际视野、全球经营,依托数字技术革新,开展跨境金融创新,构建智慧贸金生态,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打造“工银全球付”系列产品,开创性地将自身全球支付系统与各国家或地区本地清算系统进行互联对接,打通全球集中支付结算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一站式全球现金管理服务,服务近万家跨国企业,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
  研发“环球撮合荟”跨境撮合平台,适应后疫情时代线上化跨境合作新模式,提供产品展示、需求发布、供需撮合、产销对接、交易结算等一站式、全流程综合服务。同业首家实现跨境撮合全流程闭环服务,合作金额近百亿元,合作意向达成比例近80%。
  2021年,工行不断深化贸易金融、跨境金融,支持大批“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截至2021年9月,工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4.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70%,累计向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及其境外上下游企业发放本外币融资折合人民币近1万亿元,为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了工行智慧和工行力量。
  构建数字共同体
  《瞭望》:“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工商银行在数字化建设中着重在哪些领域发力?
  张文武:工行坚持开放发展和跨界融合,聚焦政府、企业、个人三端,强化数字化供给和生态化链接能力,打造共赢发展的数字共同体。
  深度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助推政府效能提升。工行创新数字政务服务新模式,将政务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实现各项事务“一网通办”,并面向群众和企业提供社保、公积金、企业注册登记等服务,实现政务服务网点办,支持政府机构“放管服”高效落地。共与全国29个省区市开展政务数据合作,落地300多个政务合作场景。其中“我的宁夏”APP基本覆盖宁夏回族自治区常住人口,累计为群众办事686万件,为宁夏数字政府建设塑造了新的品牌和形象。
  疫情期间,工行积极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快速向3万多卫健部门和医院免费提供新冠肺炎防控应急物资管理系统和人员健康信息登记管理系统。
  深度参与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深耕智慧产业,紧密对接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提高覆盖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能力。紧跟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多模式赋能企业经营各环节数字化转型,链式拓展服务上下游客户,共谋融合发展。为满足海尔集团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工行青岛市分行打造“海尔智家金融台”,获得《亚洲银行家》2021年“中国最佳商户服务”奖。
  围绕医疗、教育、出行等民生热点领域,以开放平台和金融生态云平台双轮驱动,构建金融生态圈,上线了医疗、宗教等20个“金融+行业”的云服务,服务种类、场景覆盖数量目前均居同业首位。
  加大智慧金融服务供给,让人民享受数字经济红利。工行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体现工行特色、客户口碑好的产品和服务,让数字金融服务普及大众、惠及民生。
  着力打造云上工行服务新模式,以科技推动手机银行持续升级,为4.69亿用户提供丰富的线上服务。同时,持续加大非接触、线上化服务供给,实现业务云办理、急事屏对屏、沟通全天候、服务一体化等多元场景,提升金融服务触达的便利性、友好性、精准性。
  构建“智慧风控”平台,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在涉敏、防盗刷、老年人转账等高风险领域,加强异常交易监控。首创“工银智能卫士”风控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全天候的账户监测,构建安全防护网。
  去年工行还在业内首创“双声”系统,以大数据、客户画像等数字技术传递客户回声与员工心声。解决基层关切问题,更好实现金融为民、利民、惠民、安民。
  践行科技自立自强
  《瞭望》: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深厚的创新土壤,工商银行在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培养人才队伍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张文武:工行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评价机制,为构建高水平数字共同体培育数字基因。比如建立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开放灵活的产学研常态化联动机制,与全球头部企业和顶尖高校开展数字化转型合作;推进金融科技人才兴业工程,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数字化人才,构筑国内外优秀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积极打造懂业务、通技术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队伍,营造全行懂、全行做的创新氛围。
  《瞭望》:在数字化变革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工商银行在这些方面是如何布局发展的?
  张文武:工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掌握更多“撒手锏”技术,提升数字基建安全保障能力和数字技术创新驱动能力。
  IT核心架构转型升级。自2015年以来,工行推进智慧银行生态建设工程,自主研发了云计算、分布式两大核心技术基础平台,全面承载工行核心业务,为超过7亿个人客户和970多万对公客户持续提供安全稳健的金融服务,系统可用性始终保持在99.99%以上。2021年,被中国人民银行评选为金融科技发展奖唯一特等奖。
  加快建设数字新基建。2021年,工行获评金融行业首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五级最高评级。工行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日交易峰值达8.68亿笔,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吨,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全面推进新技术布局。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探索实践中打造了工银图灵、工银玺链、工银星云等一系列新技术平台,强化核心新基建的自主可控能力。
  其中,工银玺链集区块链基础技术服务、智能运维、金融级安全能力为一体,已在安全防控、性能容量等技术方面取得了150多项突破,入选《福布斯》2021年全球区块链50强。
  在2021年数博会上我行以AI技术推出数字虚拟人“小智”,语言表达、动作表情拟真程度较高,能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认知和表达,可与用户自然交互,提供有温度的讲解。
  强化数据资产治理和数据安全管控。工行构建了以“一湖两库”为核心的数据架构,打造同业首创、自主可控、分布式架构的大数据智能云平台,实现集团数据“全入湖”。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构建智能生产运维体系,织密安全防御网,信息系统高稳定、网络安全强防护再上新台阶。


(2022-01-2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