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不断锐意进取、奋力开拓,票据交易量六年累计超过50万笔,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票据融资余额超过1900亿元,持续保持假票收进率、不良资产率、资金损失率和经济发案率为零,在金融界逐步树立起“工行票据”的品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全国第一家专营票据业务的经营机构 2000年11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工行票据营业部在上海宣告成立,揭开了中国票据业务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经营的序幕。
全国第一个构建票据一体化经营网络 2002年下半年,工行票据部分布在沈阳、广州、西安、重庆、天津、郑州和北京全国主要区域票据交易中心城市的七家票据分部相继诞生,联结全国的票据营销网络全部铺设完成,票据专营机构的网点辐射全国各大区域,推动了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揭开了工行票据业务面向全国、网络营销的新篇章。
全国第一家通过ISO9001认证的票据专营机构 2002年11月,工行票据营业部正式启动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于2003年高质量通过了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票据专营机构,努力打造票据专业的“流程银行”。
全国第一个发布票据价格指数 2002年底,工行票据营业部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票据价格指数——“工银票据价格指数”,并于2003年在全国性经济、金融专业报刊上正式发布。它的编制参考了国内外的指数理论和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指数的编制方法,并结合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工银票据价格指数”的成功推出,较为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了票据市场中票据交易的总体价格水平和变化趋势,为央行和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财务公司、票据业务机构提供了票据利率走势信息,有利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体现和推进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定价的市场化,为引领票据市场价格、规范票据交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日益成为票据市场的价格风向标。
全国第一个制订《商业汇票买入业务办理标准》 2004年,工行票据营业部对各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了梳理整合,并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商业汇票买入业务办理标准》。
该“标准”一经出台,即成为工行办理票据买入业务的统一标准。同时,通过用买方的规范加强对市场的传导,使该“标准”逐渐成为票据同业的重要审核参考依据,成为票据专营机构自律约束、共同遵守的业务办理“准则”,并得到了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的充分肯定,票据营业部在辖区票据市场中专业、规范形象也得到了票据同业的一致认同。
全国第一家发起创办区域性票据沙龙 2005年,工行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三省等重点经济区域发起成立了四家票据沙龙,搭建了由当地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专家自愿参加的沟通交流平台,成为当地人民银行、银监会及时了解当地票据市场经营状况、掌握票据市场动向的重要渠道。
沙龙以“沟通、交流、协商、合作、分享、互动”为宗旨,以实现“同业携手、优势互补、风险共防、共赢共荣”为目标,共同探索和研究经济、金融形势,及时沟通票据市场信息,努力提高票据运行效率,共同促进票据市场和彼此票据业务的稳健发展。
工行票据营业部将坚持“制度先行于业务,程序先行于操作”的经营理念,在业务量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不断领先、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的同时,继续保持假票收进率、不良资产率、资金损失率、经济发案率持续为零的记录,精心打造“工行票据”品牌。
|